逻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020年1月20日13:44:55逻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已关闭评论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其关系就如同语法规则和具体的语言表达的关系。语法规定并制约着具体的语言表达,语法规则的变化也影响着具体的语言表达;而语言表达也反过来影响并丰富着语法规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便是这样的相互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关系。

首先,只有确定了概念的内涵,才能明确概念的外延。也就是说,概念的内涵是了解概念的外延的前提条件,对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着概念外延的范围。看下面这则事例:

数学课上,老师提问李明:Y和-Y哪个大?

李明:Y大。-Y是负数,Y是正数,正数大于负数,所以Y大于-Y。

老师:是吗?如果Y是-1,哪个数大?

李明:哦,-Y大。

老师:如果Y是0呢?

李明:Y是0的话,Y=-Y。

老师:是啊,你看,Y的取值不同,两者比较得出的结果就不同。所以,在Y的数值情况不明确的情况下,你不能简单地说哪个大哪个小。

上面这个事例就很明确地说明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Y的内涵是包括实数范围内的任何数;Y的外延可以是正数,可以是负数,也可以是0,一切实数都是Y的外延。所以,只有明确了Y的取值(概念的内涵),才能正确分别出Y和-Y的大小(概念外延的范围)。

其次,任何概念都是确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具有确定性和灵活性。某个时期内,概念的内涵是确定的,概念的外延也有着明确的范围;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的认识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那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就随之发生改变;而且,有时候不同时间、地点、语境下,人们对同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也会不同。以人们对“死亡”概念内涵的理解为例:

传统意义上,人们都认为只要心脏停止跳动,自主呼吸消失就是死亡。后来人们都认识到思维的生理机制在于大脑。美国哈佛医学院于1968年首先报告了他们的“脑死亡”标准,即24小时的观察时间内持续满足无自主呼吸、一切反射消失、脑电心电静止才是死亡。我国卫生部前几年拟定的“脑死亡”标准则是持续6个小时出现严重昏迷,瞳孔放大、固定,脑干反应能力消失,脑波无起伏,呼吸停顿则判定为死亡。这种判定方法将死者与植物人区别了开来,使得人们对“死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最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间存在着反变关系。我们前面讲过概念的属种关系,属概念就是指外延较大的概念,种概念就是指外延较小的概念。比如“花”和“菊花”就是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其中,“花”就是属概念,“菊花”就是种概念。从概念的内涵上讲,“花”这个概念反映的是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而“菊花”这个概念除了反映“花”的概念的内涵外,还反映“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这个本质属性。所以,“花”这个概念的内涵要比“菊花”这个概念的内涵少。从概念的外延上讲,“花”这个概念反映的是“一切花”;“菊花”这个概念反映的则是“一切菊花”。所以,“花”这个概念比“菊花”这个概念反映的范围要大,也就是说前一概念的外延大于后一概念的外延。因此,可以得出属概念的内涵少于种概念的内涵,但其外延大于种概念的外延的结论。也就是说,内涵越少,外延越大;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反变关系反映的就是具有这种属种关系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间的关系。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