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假设的例子案例与物理学的发展

2022年5月15日10:43:20猜想、假设的例子案例与物理学的发展已关闭评论

三、中微子发现之旅

中微子的研究在粒子物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微子一开始就是一个假设存在的粒子,1931年,天才物理学家泡利从研究 β 衰变的能谱出发,提出了中微子的假设。

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够想象,怎么去“捕捉”这一神秘莫测的“粒子”。因为中微子是中性的,所以用于测量带电粒子的所有办法对之无效。它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弱,甚至可以穿过整个地球而不被任何物质吸收,所以长时期以来,中微子只是在理论计算中出现,而实际上根本无法证实它的存在。1934年,费米根据泡利的假设,提出了原子核中的中子衰变成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和中微子的 β 衰变理论。费米的理论指出,原子核 β 衰变的相互作用不同于电磁相互作用,是一种“弱相互作用”。费米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间接地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但即使如此,人们仍然不知道,如何真正地去测量它。

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我国科学家王淦昌提出,可以用K俘获法证明中微子的存在。于是在1952年,戴维斯按照此方案进行实验,观测到了中微子。1953年,科学家在反应堆旁观测到了反中微子。1956年,科万、莱因斯等人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了中微子。1958年,哥德哈勃等人还精确地测出了中微子的螺旋性,他们用的也是K俘获法,即用 152 Eu俘获一个K壳层的电子,变成 152 Sm的激发态,再放出一个中微子,成为 152 Sm。经过仔细分析,他们第一次确定,中微子的螺旋性是-1,反中微子的螺旋性是+1。在这之前,还有两种常用的方法:一种是所谓的 β 能谱法,让量能器测量 β 衰变时的能量谱,由于电子只带走了衰变前后原子核能量差的一部分,其余部分的能量则由中微子带走。这是最早的中微子实验,可以定性地、间接地证实中微子的存在。另一种是原子核反冲法。由于原子核在 β 衰变发射电子的同时,原子核本身还要受到一个反作用力,使原子核本身获得一个反冲速度。因此,只要测出了发射电子与反冲核的动量,根据动量守恒,就可以确认中微子的存在。

到了1962年,对中微子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革命性的崭新阶段。哥伦比亚大学的莱德曼、施瓦茨、斯坦博格等人想到可以用加速器来产生中微子。他们在纽约长岛的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里,用15GeV的质子束打击铍靶,从而产生π介子束流。π介子在飞行中衰变,产生μ子,同时放出一个中微子。他们让束流通过很大质量的铁,以致大部分的μ子都被吸收了,而中微子却可以畅通无阻地穿过,从而获取了相当纯的中微子束流。然后,他们将中微子束流注入火花室,观察到所产生的新μ子。

实验结果令人非常振奋。科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后发现,中微子至少有两种:一种是电子型,另一种是 μ 子型。这样一来,神秘的中微子不仅被探测到了,科学家还发现了具有分别与电子与μ子相关的两种属性。这一杰出的发现,为不久以后中性流的发现与弱电统一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这以后的1963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用充满液态氟利昂的泡室证实了这一发现。

时至今日,人们已经确信,轻子至少有六种,即电子与电子型中微子,μ子与μ子型中微子,τ子与τ子型中微子,以及它们的反粒子,总共十二个,并可分为三代,而且这六种轻子和六种夸克之间,也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的内部结构也存在一定的联系。1995年,第六种夸克——t夸克(或称顶夸克)也被实验发现。“中微子之谜”的假设与实验捕获,是一代代物理学家孜孜不倦研究的结果,也是科学天才的想象力与创造性的结晶。

值得一提的另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斯坦博格,他一直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由他领导的CDHS实验组,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探测器,总长达20米,直径达3.75米,总重量达1400吨,由21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包括复杂的量能器、磁场、漂移室等设施。这个实验组第一个著名的成果,就是否定了鲁比亚的“高Y反常”现象。

“高Y反常”现象就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鲁比亚领导的一个实验组在费米实验室宣布的一个现象,即反中微子与核子相撞时所产生的低能μ子具有反常的Y值,大大偏离了标准模型的理论预计。要解释这个现象,需要有全新类型的夸克,且不像已经设想存在的第四、第五种的夸克。如果鲁比亚的“高Y反常”是对的,就说明了标准模型有可能不对。斯坦博格的CDHS组对“高Y反常”问题进行了仔细的验证,否定了鲁比亚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标准模型还是对的。他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高能物理学界获得了一致好评,也成就了“猜想与假设”思维与实验论证相融合的一段佳话。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