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什么是判断

2020年1月20日13:37:49逻辑学:什么是判断已关闭评论

判断的特征

第一,判断就是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

我们上面举的三个例子中,“天气很晴朗”和“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这两个判断用的是肯定句,分别表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这两个判断用的是肯定句,分别表示“天气”具有“晴朗”的属性,“鲁迅”具有“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属性,是对其作的肯定式断定,我们称之为肯定判断。所谓肯定判断,就是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比如:

(1)这是本很好看的书。

(2)水结成冰是一种物理反应。

上述两个判断中,(1)肯定了“书”具有“好看”的属性,(2)肯定了“水结成冰”具有“物理反应”的属性,所以都是肯定判断。

我们上面举的三个例子中,“他不是我们的朋友”这个判断用的是否定句,表示“他”不具有“我们的朋友”的属性,是对其作的否定式断定,我们称之为否定判断。所谓否定判断,就是断定思维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或者否定思维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比如:

(1)《金瓶梅》不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列。

(2)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没有她以往的婉约风格。

上述两个判断中,(1)断定“《金瓶梅》”不具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属性,(2)断定“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不具有“婉约风格”的属性,所以都是否定判断。

判断的第一个特征便是指它必须要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即作肯定判断)或否定(即作否定判断)。也就是说,判断与肯定或否定这种形式无关,重要的是必须要有所断定。否则,就不称其为判断。

第二,任何判断都有真有假。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认识作为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就是正确的认识;错误反映客观存在的就是错误的认识。判断是一种思维形式,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也有对错之别。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比如:

(1)我国有四个直辖市,即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2)《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

上述两个判断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都属于真判断。

相反,错误反映客观存在、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假判断。比如:

(1)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反切。

(2)开封被称为“六朝古都”。

上述两个判断中,(1)中的“反切”是汉字注音的方法,而不是造字法,不属于“六书”之列,所以该判断是假判断;(2)中的“开封”曾作为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朝代的都城,被称为“七朝古都”,所以该判断也为假判断。

判断的第二个特征便是指任何判断都有真假之分,这是根据判断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存在、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来分别的。但不管是真是假,都是对思维对象作出的一种断定,因而都是判断。看下面这则故事:

有一个人特爱凑热闹,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凑。一天,街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人们都围在那里看热闹。这个人也急忙跑过去,使劲儿往里挤。但是人太多了,他怎么也挤不进去。情急之下便大声嚷道:“大家请让一让,让一让,出事的是我父亲!”等他顺着人们让开的缝隙挤进去一看,不禁傻眼了,因为被撞的是一头驴。

这则故事中,这个人所作出的“出事的是我父亲”的判断便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假判断。不过,虽然是假判断,也是他对实际情况作的一种断定,所以也属于判断。

了解了判断的含义和特征,我们便可以对思维对象作出自己的判断。但要对其作出真判断,除了正确认识客观存在、了解实际情况外,还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通过实践指导自己的判断。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尽可能地避免错误的判断。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